廖仲恺
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熙,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县鸭仔涉平(今惠州市惠城区陈江镇人),生于美国旧金山一个华侨家庭。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挚友。
廖于1893年父亲在旧金山病故立回国。中日甲午战争1897年10月,廖仲恺与何香凝结婚,得何香凝资助,廖仲恺于1902年留学日本,后来何香凝也赴日留学。1903年他们结识了孙中山,此后便积极度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活动。1905年廖仲恺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廖仲恺回国参加留学生科举考试,考中法政科举人,他利用这一身份在吉林开展革命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广东都督府总参议,财政司副司长、司长。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日本,参加孙中山反袁护国斗争,任中华革命党财政部副部长。1917年任护法军政府财政部次长、署理财政总长。1919年奉孙中山命在上海创办了《星期评论》、《建设》杂志,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1919年10月廖仲恺支持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被任命为财政部长。
1921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廖仲恺任财政部次长(代理部长)兼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全力整理筹措军费心,支持孙中山北伐。
1922年6月14日廖仲恺在东莞石龙被陈炯明诱捕,他不屑威吓利诱,将生死置之度外,被囚62天,后经何香凝等竭力营救始释,立即偕何香凝赴港转沪,继续追随孙中山。
1923年1月孙中山把陈炯明驱逐出广州,任陆海军大元帅,任命廖仲恺为财政部部长、广东省省长。同年10月代表孙中山与苏联政府特使越飞会谈,共商国民党与苏联、中共合作的具体问题,为帮助孙中山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在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41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此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工人部部长、农民部部长,并兼任黄埔军校东征军第一任党代表、军需总监、大元帅府秘书长等职。国民党“一大”以后,与国民党右派破坏“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行径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与李大钊等以及国民党左派团结合作,维持国共合作,发表了《革命派与反革命派》著名政论。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遭国民党右派收买的凶手暗杀,时年48岁。
为表彰纪念廖仲恺,1925年11月6日,国民政府分别在惠州中山公园和廖仲恺的家乡陈江鸭仔步村建立“廖仲恺先生之碑”。1987年,陈江兴建“仲恺中学”,廖先生之女、六届政协全国委员廖梦醒女士亲笔题写“仲恺中学”校名,学校广场立廖仲恺先生半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