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 页  客家动态 客家研究 客家人物 客家风情 客家文苑 客家经济 客家县区 客家大观园 客家论坛 牵手客家 联系我们
 
客家会之窗
 
专题介绍
亮丽的风景线:惠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赛
弘扬客家精神:参观叶挺故居和崇林世居
缘定七夕:万人相亲大会
惠州市政协副主席谢仕强在惠州客家文化论…
济济一堂论客家:惠州市客家文化论坛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开幕式晚会主持词
编者的话
领导关怀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工作方案
当前位置:惠州客家 > 客家动态 > 惠州客家动态
惠州客家动态
有感于《客家缘》
□  张汝荣
 
  《客家缘》自2004年创刊至今已出版4期了,经历虽长,但一路走来实属不易。这“缘”中饱含组织者、编辑者与资助者们的许多心血和希冀。他们中大多数都不是年轻力壮的、在岗的、有权的或是什么大亨大款的人,而是年老、离退休的、下岗的和普通老百姓。但是,他们却燕子衔泥作窝、象蜜蜂采花酿蜜似的不知疲倦,年复一年在默默地辛勤劳作。这是为了什么呢?为升官吗;此处无官可升。为发财吗?此处无财可发。为出名吗?此处无名可出。《客家缘》的组织领导者惠州市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的头儿是会长,倒是他们在岗时不少人是处长局长级的人物。没有任何单位发给他们工资,倒是他们经常掏出自家的腰包去联络乡亲打电话,东奔西跑派人采访,废寝忘食搜集资料,深更半夜爬格子。我看没有别的,他们的动力和目的只能是源自客家精神,为构建和谐惠州发一分光和热。
  有人说,小小一个《客家缘》能有多大作用?当然,如果把《客家缘》与什么大报日报、名刊杂志比起来,可以说是大石面前的一粒沙子。然而,世界上的一切大的东西都是由小的构成的。人体是由我们肉眼都看不见的细胞构成的;人类社会是由千千万万如人体细胞的家庭构成的;无穷无尽的宇宙是由无数个星球构成的。构建和谐社会,单有党和政府的号召和努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需要有如细胞的万千民众响应和参与,我所知道的《客家缘》就是在这样的形式下应运而生。大刊大报固然很重要,可惜它的容量毕竟有限,群众性的社团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登不上这个大雅之堂,从而让锦绣河山更多彩,使和谐乐章更美妙,我自己就从《客家缘》中受益匪浅。我出生在被称为客都的梅县,但对梅县却很生疏。幸有《客家缘》,使我对家乡新貌以及以往的民风民俗典故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我从1963年至今在惠州工作生活了44年,惠州成了我的第二故乡。由于过去在岗时工作比较忙碌,而且大多数时日又封闭在机关,我几乎都无缘相识。退休后正是通过“客家缘”才使我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无知,认识了家乡,认识了众乡亲,认识了客家历史,认识客家精神。
  客家地区有句俗话“同船过渡前世烟缘”。用它来强调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是再通俗贴切不过了。客家精神的重要支柱之一就是和谐——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就能兴旺,由弱者变成强者。曾有一段时间,在惠州的客家社团中出现过不和谐的现象,这是与客家精神完全相悖的。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出席2006年6月梅县客属联谊会留言薄上特别写下了“和为贵”三个字,后来又在2006年9月惠州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出版的第三期《客家缘》中专门题了“以和为贵”。虽苦口而婆心也!尔后,是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的负责同志姿态很高,从大处着眼,主动打开结缘之门,并且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过去因一些误会离“家”出走的同志现在又纷纷回“家”了。我相信,随着结缘之路越走越宽广,《客家缘》也必将变得越来越充实和亮丽,成为人见人爱的读本。
  经几年的磨练,《客家缘》已逐渐成为客家民众联谊的一座桥梁,构建和谐惠州的一个平台。我衷心祝愿它今后更加健康成长,也十分期待有更多的客家精英来“浇水施肥”,使她成为促进惠州客家文化经济发展的一朵奇葩。
 
(本文作者系原惠州市人大常委副主任)
更新日期: 2011/8/26     浏览次数: 1414
字体:[小] [中] [大]
上一篇文章:惠州市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到革命老区开展《践使命》活动
下一篇文章:我市举行弘扬客家文化

Copyright © 2024 惠州客家.all rights reserved IE6.0,DPI:1024×768
本站第 7308378 位访客(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