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 页  客家动态 客家研究 客家人物 客家风情 客家文苑 客家经济 客家县区 客家大观园 客家论坛 牵手客家 联系我们
 
客家会之窗
 
专题介绍
亮丽的风景线:惠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赛
弘扬客家精神:参观叶挺故居和崇林世居
缘定七夕:万人相亲大会
惠州市政协副主席谢仕强在惠州客家文化论…
济济一堂论客家:惠州市客家文化论坛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开幕式晚会主持词
编者的话
领导关怀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工作方案
当前位置:惠州客家 > 客家研究
客家研究
客家歌曲还是要用客家话演唱为好

——再谈客家歌曲的编创流行化问题
毕践新

  有关客家山歌的改编、创新等问题,我在“盛世山歌唱和谐——泛珠三角优秀客家山歌邀请赛”客家山歌研讨会、2008(广州)音乐学术高峰论坛和第三届深圳“客家文化节”“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高峰论坛等音乐学术会议上都涉及过。频频的议论,不单单只是为了应付会议的命题作业,由衷地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一束灿烂奇葩——客家山歌,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她爱祖爱宗爱国家的情操品格和其丰厚的文化内涵,着实令我这个新客家音乐工作者久久仰慕,受益匪浅,爱不释手!
由于流行歌曲及卡拉OK等新视听文化技术的引进和普及应用,客家传统音乐及其客家山歌同世界许多地区、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一样,因为形式、内容和演绎方法等与现当代人的生活情感及审美标准相差太远,所以,客家传统音乐及其客家山歌受到了现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疏远甚至冷遇。加上民系内部个别人为的保守或者说是盲目狭隘的排斥,音乐创作研究和制作人材的缺少等多种因素,使得传统客家音乐及其客家山歌正面临着后继乏人、传承艰难的窘境!
  恰恰也就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客家流行歌曲也就应运而生了!客家流行歌曲的题材和体裁是丰富多彩的。客家流行歌曲受现当代海内外流行歌曲的影响,特别是受日本、港台早期流行歌曲的影响,接受者甚广,可谓老少皆宜。
  广义的客家歌曲改编、创新流行化问题,多年来,倍受音乐界尤其是海峡两岸志立于客家音乐流行化音乐人士的关注。我拜读过他们的许多文章,也聆听过他们的此类作品。如:吴盛智(台湾)主唱的客家流行歌曲专辑《无缘》及吴盛智作曲的《涯系中国人》,刘劭希(台湾)《果果台客》、《青鸟词》,徐东蔚(广东)《我是客家人》,谢宇威(台湾)《十八姑娘》、《日头落山》,栾克勇(台湾)《红尘有梦》

  和邱幸仪(台湾)演唱的《月光光》及广东陈菊芬、廖芬芳、黄红英等演唱的客家流行歌曲。
  纵观客家流行歌曲多年来的发展里程,不难看出,其宗旨在于传承客家文化精典,其功效在于彰显励志创新!
  我始终认为:客家音乐及其客家山歌流行化的具体过程,就是编创音乐手段上的多元化和化多元的实践过程。当然,客家流行歌曲其作品及演唱风格也不排除摇滚的、爵士的。
  有关客家音乐及其客家山歌流行化的诸多问题,在此文中我不想展开去谈,而是要重点和大家探讨一下客家歌曲在传承推广过程中的方言问题——客家歌曲到底是用普通话演唱好呢?还是用客家话演唱好?在进入这个话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再来简单的了解回顾一下客家话和客家山歌的基本概况。
  客家话是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即闽西客家话(以长汀话为主流的),粤东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主流的)和赣南客家话(以赣县蟠龙话为主流的)。
  客家话源出于深厚的中原古文化,客家先民在近千年来五次历史大迁徙中既保留了中原纯朴民俗的精华,又与当地族群语言相交融,逐步演化,注重自我完善,才形成的独树一帜的特色方言。
  客家话继承了古汉语中不少的特质,现当代客家话和中原古汉语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语音上完整的入声韵尾,构词方式上的同义复词、动词重叠等等。
  客家话语法与普通话语法相比大同小异。客家话语言及其语音、构词等方面的特点,却不容忽视的。因为,音韵总是属于一种具体语言的,它具有着强烈的民族、民系归属性,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决不可能同另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一样。
  用客家话演唱的客家山歌,属于中国汉族民歌体裁山歌类的一种,与中原《诗经》古风有承袭之缘。一千多年来,它主要流传于汀州、赣州、梅州、惠州及台湾的苗栗、新竹、桃园等市县及海内外其它客家人聚居地。
  由于客家山歌继承了古《诗经》中的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极具特色。
  客家山歌的曲调进行——或者说“旋法”,都保持着汉族民间音乐、民歌小调大致的特点(请注意,这一点很重要!)。其分类,如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竹板歌等,也和汉族民歌小调大体一致。
  那些传统而精典的客家山歌为了化抽象为形象,加强了音乐的美感和强化了音乐的记忆。客家山歌常常运用比喻、叠字(叠词)、双关起兴、夸张、对比、排比、对偶、拆字等形象生动的艺术表现手法。如下面几例:

  郎有心来妹有心,二人恰似线和针;
  银针唔曾离丝线,丝线何曾离银针。

  这里用的是比喻的手法。以“线和针”的关系,把男女之间的恋情加以通俗、生动和形象的描述。

  榄树打花花揽花,哥就榄上妹榄下,
牵起杉尾等郎榄,等郎一榄就回家。

  这里用的是双关语的手法。表面上看,是在说男女摘甘榄的事情,可是,由于客家话中“榄”与“揽”字谐音,我们听到的就成了“等郎一揽(一抱)就回家”,形象含意截然不同。这种一语双关的表现手法,使人物和场景动态化了,活泼而诙谐。

  哥系绿叶妹系花,哥系绫罗妹系纱;
  哥系高山石崖水,妹系山中嫩细茶。

  这里用的是排比的手法。情绪递进向上,形象生动艺术。

  白白嫩嫩涯唔贪,乌乌赤赤涯唔嫌,
  阿哥好比当梨样,乌乌赤赤还过甜。

  这里用的是叠字的手法(叠字就是把词的后面字加以重复,词构上一般称“重叠”)。客家山歌的叠字和陕北民歌“迭词”的用法大致一样。叠字(迭词)的手法使民歌容易上口、便于记忆,突出形象,增强动感。
  客家话的叠字修辞方式独具特色,相当精彩。如:表示色彩的“乌帝帝、青贡贡”;表示温度的“暖温温、冷冰冰”;表示燥湿的“燥壳壳、湿得得”;表示光洁度的“涩呵呵、滑溜溜”;表示宽度的“宽劳劳、狭逼逼”;表示长短的“长缆缆、短苛苛”;表示高度的“高迎迎、矮古古”;表示质地的“软塌塌、硬钉钉”;表示味道的“苦究究、甜南南”等。
  现当代客家山歌中所显现出来的题材广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等大量而巧妙地运用现象,强有力地说明:客家话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与大中华文化即是一脉相承,同时,又是独树一帜的,是任何其它语言及方言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在成功的现当代客家流行歌曲中,歌词继承了传统客家山歌和客家话的特点精华,内容形式贴近现当代人的思想情感,为现当代人所喜闻乐见。以下从海峡两岸作品中推荐几首,供大家赏评学习。

  一、《矛相干》
  作词:黄平波 作曲:陈的明

  相干,随佢错来矛相干,棉被督湿晒得燥,河水苷涨也晓断。雷公呐命涯唔怕,天跌下来当被盖。行得正,企得正。脉介涯都矛相干。
  矛相干,还晓透气就矛相干,金膜膜等也系人。夜求一宿日求三餐。神仙皇帝涯唔想,矛病矛痛当发财。唔是偷,唔是撮,脉介涯都矛相干。

  二、《红尘有梦》
  作词、作曲:栾克勇  原唱:刘秀暐

  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穿了世间情,看透了红尘泪,看尽天地万象,涯看唔透自己个心。
  红尘有梦也有意,吹散唔尽心唔定。有笑有泪伴孤星,随风飘散情伤悲。
  红尘有梦也有意,吹散唔尽心唔定。月圆相思传千里,怀念个情,难分难离。
  口白:
  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穿了世间情,看透了红尘泪,看尽天地万象,看唔透自己个心。

  三、《作客他乡》
  作词:廖经华  作曲:曾辉彬

  飞向三万英尺个天空,渐渐消失个地平线。把起包袱,前进客都。红色布巾,白色个油桐,渐渐嘹亮个老山歌,传过万里,作客他乡。
  台湾客家个子弟,用双脚行遍大地,纪录远方熟悉个声音。毋知,敢会寻到,共样个心情。天地山水,有一群客家人,安份守已,用心写下历史个脚印。滕涯看看,客家个乡情。
   
  数白:
  讲唱山歌涯最多,船上载有七八箩。
  拿出一箩同汝对,对到明年割番禾。
  河唇洗衣刘三妹,借问秀才哪里来。
  自古山歌从口出,哪有山歌船载来。

  红色布巾,白色个油桐,渐渐嘹亮个老山歌,传过万里。作客他乡,台湾客家个子弟,用双脚行遍大地,纪录远方熟悉个声音。毋知,敢会寻到,共样个心情。
  天地山水,有一群客家人,安份守已。用心写下历史个脚印,滕涯看看,客家个乡情。滕涯看看,客家个乡情。

  了解回顾了客家话和客家山歌的概况,并通过列举上面多个例子,我们可得出以下的结论:客家话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相当丰厚和极具特质特色的,是任何它种方言所无法替代的!客家人借助客家话传递着彼此的思想感情和客家民系的历史文明,客家话是我们客家民系的重要标志!
  议论到此,我们再回到客家歌曲在传承推广过程中,到底是用普通话演唱好呢?还是用客家话演唱好?
  这个话题,结论应该是很清楚的了——客家歌曲还是要用客家话演唱为好!归纳观点有三:
  一、客家话的语言及其语音、构词等方面的特点,是任何其它语言及方言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二、一旦脱离了客家话,客家音乐及其客家山歌在中华音乐中的地位也就不复存在了!
  三、任何一个民族或民系的语言、文字都是维系、传递、传承这个民族或民系团结、情感、文化文明永不衰亡的根本!
  客家意识在当今1亿2千多万客家人中与日俱增,客家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海内外客家人对祖国、对民系、对客家话的凝聚向往、认同和热爱!
  客家山歌的曲调进行——或着说“旋法”,都保持着汉族民间音乐、民歌小调大致的特点,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是主,谁是流有时争的难分难解。通俗地讲,四川客家音乐有川味,湖南客家音乐有湘味,广东客家音乐有粤味……这是大迁徙、大交融所造成的客家音乐的必然结果。
  试想,如果把“白白嫩嫩啀唔贪,乌乌赤赤啀唔嫌”改成“白嫩皮肤我不恋,油黑皮肤我不嫌”,是一个什么状况?还有什么特点?还属于客家话文化吗?
  再试想,如果我们硬把陕西人的一种食品“肉夹馍”,改写成“烧饼夹肉”或“火烧儿夹肉”等,陕西人又会怎样去想?怎样去接受呢?
  在客家流行歌曲的艺术实践中,我建议可多向粤语歌曲的发展实践去学习和取经。粤语歌曲的文学部分——歌词,突出、彰显了粤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特点特征,维护、适应了海内外广大粤人的语言审美观,而“旋法”音调上又与之相适应,形成粤语歌曲的特点特征。
  采用客家音乐(客家山歌)某些音调作音乐主题发展起来,用普通话演唱的歌曲应属于一般性的创作歌曲。在我国,自“五四”以来取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甚至取戏曲音乐素材为音乐主题所产生的音乐作品很多;在俄罗斯,在挪威,在德国,在波兰等国家地区,取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为音乐主题所产生的名作更是浩如烟海。
  如,马思聪的《思乡曲》,冼星海的四部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弦乐四重奏   《如歌的行板》,萧邦的《革命练习曲》等等。大师们在各自的作品中,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本国本民族的某一精典民歌、民间说唱和小调的音乐片段作为自己音乐的主题,以加强民族特色,抒发爱国主义情感。你能说,这些作品就是“某一精典民歌、民间说唱和小调”的新民歌、新民间说唱和新小调了吗?不可能!而是通常在作品之首标记“民歌风”、“西北民歌风”、“俄罗斯风格”等。
  最后,我还要补充一个观点:由于客家话语音内部差异很大,甚至于邻县之间竟有不能通话的现象。我主张在客家流行歌曲的艺术实践中,以客家话的三大类——粤东客家话、闽西客家话和赣南客家话为主用语,其中粤东客家话——也就是梅州话,应该占主导位置。
  本文结束之际,向汤新胜、李建华等学者致谢。
  2009年4月21日
  (本文作者: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协会员、惠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

更新日期: 2011/8/16     浏览次数: 4202
字体:[小] [中] [大]
上一篇文章:我学唱客家山歌的体会
下一篇文章:定义客家

Copyright © 2024 惠州客家.all rights reserved IE6.0,DPI:1024×768
本站第 7296548 位访客(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