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 页  客家动态 客家研究 客家人物 客家风情 客家文苑 客家经济 客家县区 客家大观园 客家论坛 牵手客家 联系我们
 
客家会之窗
 
专题介绍
亮丽的风景线:惠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赛
弘扬客家精神:参观叶挺故居和崇林世居
缘定七夕:万人相亲大会
惠州市政协副主席谢仕强在惠州客家文化论…
济济一堂论客家:惠州市客家文化论坛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开幕式晚会主持词
编者的话
领导关怀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工作方案
当前位置:惠州客家 > 客家研究
客家研究
汉乐定名辨
□  罗德栽
 
  广东汉乐是指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形式。它大体包括丝弦音乐、中军班音乐、八音大锣鼓、庙堂音乐等几个品种。这种音乐历史悠久,曲目丰富,形式多样,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国外,尤其是东南亚也有一定的影响。它和广东音乐,潮州音乐一起被称为广东的3大乐种。然而,数十年来这一古老乐种的名称却几度变更,至今仍有商讨之必要。
 
  “广东汉乐”这一称谓自1962年至今,虽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但在实际使用中仍有不少人沿用历史上的几种称谓,如“儒家音乐”、“国乐”、“汉调”等。尽管人们大都知道其所指的是属同一种民间器乐形式,但不少外省人和一些外国人却往往为之困惑,以至对它的界定范围提出疑问。笔者对此以及广东汉乐“汉”字的含义作过思考,也曾向老艺人和专家们请教。
有人认为广东汉乐和客家人自北方南迁的历史有关。客家人的远祖居地在中原和汉水流域,广东汉乐的这个“汉”字指的是汉水的汉。
  广东汉剧界多年来对广东汉剧的源流问题有过争论:一些人认为广东汉剧源自微剧;也有人认为广东汉乐和汉剧一样来自武汉。因此认为广东汉乐这个“汉”字是指武汉的汉。
  还有人认为广东汉乐的“汉“字是指汉族的汉。因为客家人是中国汉族的音乐,故称之为汉乐。
笔者经历过这么一件事:几年前有过一位来自日本的民族音乐研究学者采访笔者,要求介绍古乐——广东汉乐。在交谈过程中,这位日本学者对汉乐的浓烈兴趣溢于言表,兴致勃勃地淡到拟邀请汉乐小组去日本演出的设想时说道:“汉乐演奏者如穿中国汉朝的服装在舞台上表演,其古朴典雅之风当令研究者赏心悦目。”显然,这位学者心目中以汉乐为汉朝的音乐。
由此可见,人们对汉乐这一称谓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我想这大概是历史留给我们一个研究课题吧。
我国民间乐种名称大都是点出了其艺术特色,再冠以流行地域的名称。如河北吹歌、福建南音、江南丝竹、潮州音乐,等等,给人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而广东汉乐这一称谓却有点与众不同。下面就让我们以汉乐这一称谓的历史背景及现今的一些观点来进行探讨。
 
  汉乐在历史上的称谓种种。
  国乐。历史上人们习惯于把民族民间器乐队称为国乐。认为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纯国产的音乐。随着外国经济文化的渗入,西洋音乐也在中国传播,为了中西有别而把民族民间器乐称之为国乐。国乐是相对于西洋音乐而言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流传在客家地区的民间器乐(现称为汉乐)也被称为国乐。其演奏的社团组织和研究机构都冠以“国乐”两字。如大埔茶阳的“同益国乐社”,梅县松口的“松涛国乐社”,兴宁县的“兴宁国乐社”等。侨居东南亚的客属人士也称汉乐为国乐。如新加坡的“新加坡客属总会国乐部”,槟榔屿的“大埔国乐团”,等等。1934年他们还在“新加坡客属总会国乐部”成立2周年纪念特刊上著文称:“国乐是一个国家所有的产物,国乐自然是我们固有的国粹。”这些侨居异国的客籍人士把自社籍居地的音乐称为国乐,以寄托他们眷恋故国的情怀,这正是他们极可贵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的深层体现。
具有较悠久历史、发展到较高水水阶段的民间乐种大都有称之为国乐的阶段。这大概是各乐种所属社会区域的特点及其独特的文化形态所决定的,也许是长期处于封闭和缺少交流的年代的产物吧。
  我国幅员博大,民间乐种繁多,他们各有各的“世袭领地”,并世代相传,各以自己为国乐之代表自诩。试想,在国内外交流频繁的今天,如有多个称为国乐的民间乐种同台演出工中在一起交流将会出现怎样一种局面?
  1、  人们深感要为自己的乐种定出一个名称的迫切性,要定出一个既能体现其艺术特色,又能反映地方性,甚至还能体现时代特性的专用名称。
  杨荫浏先生早在《国乐前途及其研究》一文中说过:“国乐全部的事实,决不是某一点理论,某一种乐曲,某一种乐器,或某一样技术所可以代表的。”所以,今天国乐只是作为中国民族民间器乐的统称,而不再是某个民间乐种的专用名称了。事实上,广东汉乐称之为国乐的时期早就成为历史了。
  2、  客家音乐。这一名称大概是由非客家语系的人(包括一些外省人)叫开来的。把流传在客家地区的音乐统称为客家音乐,从总体上说这个名称的含义还是明确的,客家人早期也乐于采用这个名称。如1953年广东省第一届民间艺术汇演时把现在称为广东汉乐的民间器乐形式称为客家音乐;1956年汉乐代表赴北京参加国乐第一届音乐周时也用客家音乐这个名称。当时客家音乐小组在北京怀仁堂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献演汉乐名曲,深受好评,同时还在北京录制了唱片。客家音乐这个名称曾产生过全国性的影响。但是由于客家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逐步被发掘、整下,参加了国内外音乐文化的交流活动,所以形式也多姿多彩,如客家山歌;用客家山歌音调编写的器乐;粤北地区的采茶音乐;河源地区紫金县的花朝戏音乐;还有客家地区的民歌及曲艺音乐等等,它们都是流传在客家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间属客家音乐范畴。因此,我们如继续沿用“客家音乐”来称汉乐,显然就不确切了。
  3、  外江弦、汉剧音乐。活跃在客家地区以“皮黄”为主要声腔体系、以中州音韵为舞台标准语言的古老剧种——广东汉剧,在历史上一直被当地称之为外江戏。然而它早就成为客家地区深受民众喜剧的剧种了。据考证,外江戏从外省流入广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以前人们把外江戏里使用过的串牌子曲、丝弦音乐称为外江弦,意即从外地流传来的弦索音。1927年间,汕头日报副刊编辑钱热储先生(晚清秀才,大埔县人氏)以外江戏来自湖北汉口的观点倡议将外江戏改称为汉剧。于是人们又把汉剧里使用的过串牌子曲及丝弦音乐称为汉剧音乐。本来,把外江戏里使用的音乐称为外江弦,把汉剧里使用的音乐称为对剧音乐乃顺理成章之事,但问题在于外江戏(汉剧)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大量地吸收了现今称为汉乐的内容和形式,而这一事实却被忽略了。甚至于有人以为是有了汉剧才有汉乐。这确确实实是一个错觉和误会。
  据史料考证,外江戏(汉剧)流入广东不过200多年的历史,而汉乐这一民间器乐形式在客家地区扎根却远远早于这个时代。如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4年)广东大埔之民风民俗。可见汉乐较之外江戏来得早。尽管历史上“乐”先于“剧”,但“乐”一旦被“剧”所用而成为“剧”的组成部分后,“乐”即变为从属的地位了,汉乐也不例外,然而,外江弦、汉剧音乐和汉乐毕竟是既有密切关系又不能混为一谈的两概念,如果我们把外江弦,汉剧音乐即是汉乐,这就降低了古老汉乐的历史价值,甚至还有否定汉乐乐种独立存在之嫌。事实上,在外江戏(汉剧)中使用的音乐器没有包括整个汉乐乐种的全部形式和内容。所以说一个剧种的名称去取代一个乐种的名称是不科学的,用外江弦或汉剧音乐作为汉乐乐种的名称是不合适的。
钱热储先生把外江戏改称为汉剧时,其音乐称为汉调(汉剧单调)。可是后来的一些人却以“汉调”代替
  了汉乐乐种之称,并且流传甚广。其实,“汉调”是湖北汉剧最初的名称。词典也是记载:“汉调”。①戏曲声腔、剧种。②湖北汉剧的剧称。可见汉调一词在湖北指的是剧种,而在广东却被用来代替汉乐乐种,其不科学之处不是显而易见吗?
  4、儒家音乐。据前辈们回忆,客家地区流行的器乐形式,一是作为职业、半职业性质的被民间婚丧喜庆时雇请的以吹打音乐为主的形式。这种业余活动形式还有不同层次的表现:在一般民众中流行的形式往往是劳动闲暇,饭后茶余,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和弦索”,以此自娱。其形式和气氛较随和宽松,也不甚拘泥。演奏的乐曲较为普及通俗,诸如《春传》、《过江龙》等。另一种组合则是在知识分子阶层,主要是乡间、城镇的文人,如教师、机关文职人员、公司职员等。他们利用业余聚集一起和奏汉乐、切磋技艺、探讨乐曲情趣及深层内涵,各抒已见。此间成员,人才济济,其间曾涌现出一大批名家好手,如被誉为“饶家将”的大埔县城的饶托生、饶从举、饶饶叔枢、饶碧初等等,梅河片的古筝名家何育斋、罗九香等。20至30年代在省城广州市的客籍乐友成立了“潮梅国乐社”,进行汉乐演奏和研究活动。兴梅与潮汕的汉乐好手还在汕头创立专事汉乐演奏和研究的群众社团——“公益社”“以成社”等,他们出版刊物,著书撰写宣扬汉乐;招收学员传授汉书演奏技艺;进行理论研究和修订乐谱等工作。这些人演奏的汉乐,其风格高雅脱俗,洒脱飘逸,韵味隽永,被称为儒家音乐。他们以儒家为正宗,也以此为高,以此为荣。这从“公益社乐剧月刊”《儒家与票友》一文中可见:“我们这边(流行汉乐的地区——笔者)不称为票友,而称为儒家,似乎比较高尚一点,也文雅一点。但是,儒家两字,说起来,确不容易当得起,认真说起来,儒家是要很有学问很有道德的人才佩得上这个称呼。”
  20世纪30年代可以说是汉乐活动十分活跃的时期,也是汉乐演奏艺术发展的高峰阶段。他们演奏的儒家音乐部分乐曲如《出水莲》、《绊马索》、《寒鸦戏水》、《柳摇金》、《迎仙客》等曾由“百代虽片公司”录制成唱片。其高水平的演奏至今仍为后辈所推崇和仿效,被认为是汉乐演奏艺术的范本。
  这时汉乐名流活跃在兴梅地区、潮汕地区和省城广州以至旅居外省或东南亚诸国,传布汉乐,为汉乐的继承和提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责骂时,应该说在保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方面他们也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当为后人铭记。
但是这“儒家音乐”,只是汉乐中的一两个品种的一部分内容,并非汉乐乐种的全貌。因此,以其作为一个乐种的名称未免失之过窄,而山东的祭孔音乐也称为会面乐,二者也易于混淆。
 
     汉乐是客家地区民众喜爱的、家喻户晓的民间器乐形式。它与民众的生活习俗息息关连,成为客家地区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是它得以世代相传、延续至今的得要原因。尽管汉乐曾经有过多种称谓,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被称为汉调音乐以来,直至1962年首届“羊城音乐花会”期间定名为广东汉乐后,汉乐称谓似乎出现了一统之势。此后,这种根植于客家地区的民间音乐,则多以汉乐的名称在社会上流传。如70年代末中国唱片社广州分社录制了一批以汉乐定名的唱片和盒带,远销国内外;汉乐工作者整理一些汉乐曲谱和介绍汉乐的专论文章,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在各种群众艺术活动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中亦以汉乐称谓出现,由于专业和业余汉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及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汉乐”这一名称已在国内外被普通接受和使用了。至于汉乐的“汉”字究竟作何解释,笔者认为可以从客家人的历史及其多元化特点的形成的角度去理解。因为,客家人首先是中国汉族,他们的远祖居住在汉水流域及黄河中下游的中原一大片土地上,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从此至南辗转迁徙,流布在南方的多个省区,扎根生息,世代繁衍,成为汉族中一支操客家方言的庞大民系。他们顽强地保留着古代的汉乐就是例证。我们还可以从汉乐本身看到来自北国中原的特片,如:早年的汉乐曲谱仍有“中州古调”字样;汉乐古筝曲和河南一带的古筝曲在风格上;亦有许多类似之处;汉乐曲目击者中有如《闻雪》、《雪花飘》等描写北方景致的内容;汉乐中的中军班音乐,据传也来自宫廷仪仗音乐,流入民间成为民间的彭吹乐。这些都可以视作汉乐是来自中原一带的汉族音乐的佐证。
  由于历史的原因,客家人在国内分布很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四川、贵州、海南以及台湾等10多个省、区的二百五六十个县、市,都有客家人的聚居地,人口多达数千万之众。在东南亚南洋各国及世界各地,凡有华人的地方也就有客家人。
  客家音乐文化的流播遍及中外,可以说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客家音乐文化的踪迹,只是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生活习俗的融合;演化而现一些差异而已。如福建省闽西一带客家地区也很流行汉剧。其流行的民间器乐与广东客家地区流行的汉乐,其曲目如《小桃红》、《一点金》、《麻姑进酒》、《正金钱花》,小调《瓜子仁》、《剪剪花》、《螃蟹歌》等都与汉乐完全一样;也用汉乐的领奏乐器并没有弦等。台湾省客家地区流行的民间器乐也与汉乐基本相同,只是他们管它叫“八音”,而不叫汉乐罢了。侨居东南亚的客家人中大都有汉乐、汉剧的活动和社团机构,特别是新加坡的客属人士不但有机构庞大、组织健全,实力雄厚的《甫洋客房总会儒乐部》,而县汉乐、汉剧演出交流活动。
  随着我国开放改革政策的深化,国际交往全面展开,在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中,我们发现:侨居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士,不管他们的祖籍在国内外哪个省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珍视客家人开拓进取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音乐艺术文化。
我们说“客家”并不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客家人是一个庞大的人的群体。他们具有为世界所瞩目的“客家精神”,不有颇具特色的夹带着中原遗风的民俗民风和特质文化。同时,他们也拥有具有特殊风韵的音乐艺术——汉乐。因此,“广东汉乐”这一名称,可以免去属于地域概念的广东二字,而冠以“客家”二字,即称为“客家汉乐”。我想这将有利于居住在中国和侨居外国的客家人以及关心汉乐的人欣赏和弘扬祖国音乐的宝——客家汉乐。
更新日期: 2011/8/15     浏览次数: 1426
字体:[小] [中] [大]
上一篇文章:我学唱客家山歌的体会
下一篇文章:对做好客家文化承传与发展工作的思考

Copyright © 2024 惠州客家.all rights reserved IE6.0,DPI:1024×768
本站第 7306463 位访客(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