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 页  客家动态 客家研究 客家人物 客家风情 客家文苑 客家经济 客家县区 客家大观园 客家论坛 牵手客家 联系我们
 
客家会之窗
 
专题介绍
亮丽的风景线:惠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赛
弘扬客家精神:参观叶挺故居和崇林世居
缘定七夕:万人相亲大会
惠州市政协副主席谢仕强在惠州客家文化论…
济济一堂论客家:惠州市客家文化论坛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开幕式晚会主持词
编者的话
领导关怀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工作方案
当前位置:惠州客家 > 客家县区
客家县区
惠州客家名村——泮沥村

一、概    况


  在惠州市区西南部约20公里处(北纬22度、东经114度),她东连陈江、镇隆,南靠白云嶂(海拔1003.5米)北麓,西与君子营村接壤,北临惠樟公路,一条宽敞的水泥马路,一排式样豪华的路灯,一幢幢现代化厂房,还有坐落有序的民居小楼,这就是被中共惠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惠阳区沥林镇泮沥村。
  该村总面积约为5.7平方公里,其中山耕地约有190公顷。设半沥村村民委员会,下辖:俄公咀、光头岭、河背、围东、围南、围西、新屋、西边龙、黄埔、钱屋、黄屋、潘屋、塘下等13个村民小组。现全村户籍总人口2187人。
  泮沥村从人员结构应属地道的客家村落,特别是温氏家族的围屋,是惠州客家最具代表的客家风情建筑。
  1946年以俄公咀、光头岭、新屋、西边龙、钱屋、黄屋、潘屋等7个自然村,成立了泮沥村村公所,隶属于惠阳县欣乐乡(现沥林镇)建制。
  1951年欣乐乡划为小区、乡,分设6个小乡,泮沥成为六小乡之一,称泮沥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东风人民公社管辖,泮沥乡改称泮沥生产大队。
  1960年东风人民公社分设潼湖、镇隆两个人民公社,泮沥生产大队属镇隆人民公社管辖。
  1961年,镇隆人民公社分设镇隆、沥林两个公社,泮沥大队属沥林公社管辖。
  1983年成立小乡制,泮沥与埔仔、君子营合并为一个乡政府,称埔仔乡政府;
  1987年沥林镇将原泮沥大队辖区与河背、老围(包括围东、围南、围西)、黄埔、塘下合并,成立泮沥管理区;
  1994年管理区改村民委员会,确立了现今泮沥村村民委员会建制。
  在泮沥村属下的俄公咀、岗头岭、河背、围东、围南、围西、新屋、西边龙、黄埔9个村民小组占现全村总人口74%。有温、叶、刘、黄、潘、张、陈、邱、古等8姓氏,其基本语言以客家语系为主要交流语言。而钱屋、黄屋、潘屋、塘下等4个村民小组有钱、黄、潘、吴、李、钟6姓氏。占全村总人口26%。
  该村最早居民系钱氏家族,于宋末元初从浙江钱塘迁移至此定居,现人口有82人。据考证后有族人迁东莞定居,并繁衍成大家族。
  温氏家族,其祖先从福建迁广东五华,有一脉于清中期迁沥林丹溪,后族人来泮沥定居,成为当地大家族。
  潘氏家庭,大约在清末民初从惠州三栋镇迁泮沥定居,人口787人;
  陈氏家族,大约在清末民初从惠阳淡水迁河背定居,人口36人;
  叶氏家族,大约于清末从梅州迁徙于岗头岭定居,205人;
  李氏家族,大约在清中期从五华县迁徙于塘下定居,299人;
  另有张、黄、刘、吴、邱、钟、古几个家族都是从外地客居于此。
  全村姓温、李、叶、潘、张、刘、陈、邱、古的村民几乎全部用客家话作为沟通语言。而钱、吴、钟、黄四个姓氏家族约200多人,其内部交流以其独特的语系进行交流,当地人称该语种为本地畲话。

二、建筑古迹

  泮沥村,历经近千年的发展,从寥寥数户,发展成为一个2千多人的行政村落。在绵绵的历史长河中,泮沥人的祖辈,以其勤劳、机敏和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传承发扬中土文化,在客居地创造了历史的辉煌。虽说历经历史更迭和战火硝烟,泮沥的后人,仍捍卫和继承了先辈的不朽精神,保护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为惠州客家传统文化的考证,保留下了实据。
在2008年11月中旬开始的全国文化遗产普查活动中,该项村有4项被惠州市文化普查队确认普查立项,申报惠州市非移动文化遗产之列。
  钱氏宗祠  钱屋村民小组的钱氏宗祠始建设于宋朝神宗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钱屋村是最早定居于此的村落。其祖先为五代时期吴越王后裔钱酥,系宋熙宁庚戈进士,曾任惠州府太守及惠州府军事要职,为开拓惠州、建设惠州功载千秋。该祠坐落于现钱屋村民小组,其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祠前广场约400多平方米,以青砖、平瓦的土木结构,祠内有天井的中土建筑风格,房高5.3米,建筑面积约230平方米,分2 进,画栋雕梁,气势恢弘。
  客家围屋  新屋村民小组的客家围屋是泮沥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建筑,称“如玉楼”。始建设于清朝嘉庆末年,系当时国学生温世祥兴建,新屋客家围屋距今有近200年历史,是沥林镇乃至惠州市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建筑。
  该围屋长约120米,宽80米,屋高6米,围墙厚约60厘米。墙体采取三合土和鹅卵石结构,异常结实坚固。围屋外墙设有瞭望孔及枪炮眼,以防外患侵扰。访围屋以正门为轴线,左右两边分建民舍,围绕屋内修有通道、水井。其通风采光都属上上条件。符合客家人同族而居习俗及客家建筑文化之风格。

  新屋村的围屋是文人兴盛的村落。清代秀才温秀山、民国时期黄埔军校四期生、惠樟公路总设计师温守潜、惠樟公路建设董事长温仲存等历史名人贤士都出自该围屋,因此大家习惯将此围称为“先生围”。
  碉楼  位于黄埔村民小组的李氏碉楼,又是泮沥村保留较好的历史古老建筑。该碉楼建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加拿大等国实施排华政策,海外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泮沥籍的华侨将自己积蓄的血汗钱寄回家乡,从而为家乡族人修建碉楼与村落提供了充实的经济基础。在匪风炽盛的日子里,为了防匪患,李氏族人和华桥纷纷集资在村中修建碉楼。碉楼为多层(6层)结构,高达18米,碉楼远远高于民房,便于居高瞭望村外动向,指挥村民做好防御。碉楼本身建筑其墙体厚实,门窗不但比普通民房小,而且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在碉楼上部四角建设有突出悬挑的半封闭角堡(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犯之敌;在碉楼的各层墙上四周也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碉楼内的火力配置,有效防御和抗击来犯之敌。黄埔村李氏碉楼是惠州西部现存保持完好唯一的开平式碉楼建筑,并具有时代特点的特色建筑。
  

  石桥  泮沥村,下社庙有一座三条石的石桥,该石桥全长有19米,分三孔,桥面宽约0.9米,桥两头以花岗石为桥墩,在河涌中间有2座“门”字石结构支撑(桥墩)。桥两头石条长约6米,中孔石条长约7米。因时代久远,老辈人只称其社庙石桥,何时、何人建石桥已无从考证。在尚未开通惠樟公路之前,泮沥河东村民出行都要经过石桥。在现在道路宽敞,灯光明亮的泮沥村,人们也常会想起过去的出行种种不便,体会现代文明带来的幸福生活。

三、民间习俗

  春节  在腊月二十三日送了灶神以后,各家各户大扫除,并开始置办年货,家人置办新衣等。
  大年三十,中午过后,各家各户都会贴春联,并由主妇置备三牲供品(鸡、鱼、猪肉)及苹果、桔子等物在祖宗位前上供,全家人一起焚香、点烛、放爆竹祭祀祖先。具体时间各户不很确定,一般在家人吃年夜饭前祭典工作必须做完。
  大年初一早上,放爆竹。然后走亲戚拜年。一般送上自家特产,成双数的大桔不能少。到了亲戚家说上吉利话,送上礼物,主人要留客人吃饭。客人走时要送红包小利市,并加以礼物(双数大桔不能少)。
  泮沥村温氏家族有舞麒麟的习俗。以示麒麟给大家以祥瑞。有年轻力壮者舞麒麟,有敲锣打鼓的,分别给各家各户拜年。村民则准备鞭炮等麒麟到时迎接。并准备利市封以示答谢。一般顺序是先给本族人送祥瑞,然后再给邻村或外姓家族送祥瑞。
清明节  在泮沥,温氏家族在清明节祭祖扫墓是重要的家族活动。在确定的日子,每户都必须派人参加祭祀活动,外出人员也自觉赶回参加。并自觉捐出钱币,以资活动开展和族内公益。
  端午节  在泮沥,村民们在前几日,各家各户的主妇们都要准备箬叶和糯米包粽子,一般都以碱水棕为主,其碱水做法:用干稻草烧成草灰,草灰加水浸泡后,其水用来浸泡糯米,其粽碱香醇厚,且久放不坏。煮好粽子后,主妇们会互相赠送品尝,加深邻里友谊。
  中秋节  团圆的节日,在外做客或工作的人,在这一天都会回家与亲人团聚。节前亲朋这间要互赠月饼,以示亲切友好。是日,各家都备以佳肴、好酒,一家人共享,全村每户都要在这一天宰杀一只大肥鹅,一家人共享。此习惯一直保留至今。
重阳节  尊老节,泮沥人要祭拜祖先,各家各户备有三牲供品,由族中长者主持仪式,全族男女老幼都要参加活动(之前,女人不参加祭祀活动)。在放上供品后,族中长者按先来后到的顺序让族人为先辈上香行礼。祭礼完成后,供品可带回,也有大部分人不取回。
  钱氏家族还要赴东莞参加家族共祭活动。
  婚俗  解放前,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都以家长相中一方后托媒人前往说合或直接由媒人说合为主要婚配形式,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订婚前要合八字,一旦确立关系后,男方要选好日子到女方下聘礼,并确定迎娶的日子。在迎娶日子选定后,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准备新房。
迎亲的日子,之前有花轿,鼓乐队。但新娘出嫁的时间有不同(视吉时而定),有的选择在上午迎亲,有的选择下午迎亲。男女双方摆宴席招待宾客,一般以13大碗的佳肴为最高礼节待客。一般女方以午宴为主,男方以晚宴为主。


四、文化教育

  泮沥村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数百年前,村围中有族人创办的私塾,课程设置有《三字经》、《增广贤文》、《千字文》等,并辅以对对子、练习书法和作文。学员们经过几年学习,参加乡试和县试,历史上曾有多人取得“秀才”功名,私塾教育形式延续时间有数百年。
  民国后,于1916年改办国学,成立了校董会,校名为“育俊学校”,并从附近的埔仔、丹溪,陈江、塘背等地招生,开设语文、算术、音乐美术、公民、体育、劳动等课程。当时学校以三年制教育(称初小毕业),在校学生也只有30多人。
泮沥“育俊学校”在新国学的教育体制下,也为当地文化普及培养了许多社会急需人才,因此人们称泮沥为惠州西部的“文化之乡”。
  泮沥村就有温运来、温春球、李国光、温汉仁等成为新********批大学生,之后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骨干。
  尊师重教之优良传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泮沥人。耕读传家之客家传统文化得到诠释和传承。解放后,政府接管学校,师资上级配备,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政府和村里加大了对学校的硬件投入。还有社会贤达人士也慷慨解囊,捐助教育,使泮沥小学的软硬件得到了质的改善,其教学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在近十几年来,泮沥村考上大专院校学生有80人,其中本科以上有34人,取得硕士学位的有5 人,博士学位1人。其中有6人赴分别赴俄罗斯、美国、新西兰、澳洲等国留学,并取得硕士学位。

五、经济发展状况

  从前的泮沥村的自然条件不是很好,全村基本上以农林业为主,村民除部分外出务工外,绝大多数在家务农,在199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全村(当时称管理区)集体无稳定收入,只有收取少量承包提留款。
  薄弱的集体经济,不但村公益建设无从谈起,而且村里的日常开支和村干部的误工补贴都难以发放。村里的各项工作都很被动。
  1996年,沥林镇党委,通过考虑再三,决定让就任当时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的广东省桥胜集团副董事长、集团党支部书记的陈添胜回泮沥管理区任党支部书记。
  陈添胜明白了“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的道理。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带领全村群众过上富裕的生活。回到村里后,他发现当时村里的财务账面已无一分钱,村委会办公还是借用村小学一间教室,全村还有许多农户上年度的农业税还未完成任务。
  要改变泮沥村的面貌,就必须想尽办法壮大集体经济。
  陈添胜以其在商场上多年征战的经验以及诚信和果断的人格魅力,利用自己的关系,采取以情引商的办法招商。为弥补泮沥村自然条件不足的缺陷,以为外商做好服务的方法,取得外来投资者的信赖。他的做法不断扩大了泮沥村对外部的好影响。村立起泮沥村真诚为外商服务的好口碑。
  在陈添胜的带领下,泮沥村党支部一班人,每办一件事情,都与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招商引资,并通过引资办厂中筹集资金建设硬环境。原来从惠樟公路到泮沥全是沙子路,村领导一班人把改善交通条件当作一项长久的工作计划,10多年来,村里通过各种途径筹集了几百万元资金逐步完善近8公里的主干道的建设,并完成13个小村之间的通道建设,在中心道路建设中还配套了路灯工程、绿化工程。
  泮沥的村貌改变了,硬件完善了,对外吸引力更有了。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村领导凭着自己的至诚至信的人格魅力,以真心实意为外商办事的赤诚之心,赢得投资方的信任。现在全村有外资企业13家,民营企业21家在泮沥村落户。其中有惠州荣大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惠州市沥林升晖电子厂、小松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惠州市优光电器有限公司等13家较大型的企业,还有当地人创办的忠诚玻璃厂、鸿海宝石厂、昌顺纸品厂、昌生五金厂等小企业,使泮沥的外来人口增加到7000多人。偏远小山村成为热闹的小圩镇。
  为了使村集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村委会筹资数百万元建起一幢6000多平方米的工业厂房,进行招商,使村集体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原来的年收入不足3 万元,提高到如今的200多万元,为全村的基础建设和村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到更有力的保障。
村民们在发展工业中得到了实惠,不但村道从黄泥路变成宽敞的水泥路,有了漂亮的路灯,而且,家家建起小楼房,富裕房屋出租给外来工,也获得不少收入。更可喜的是,年轻人可以就近在工厂做工,解决了富裕劳动力的出路。
  在家务农的村民利用地理优势,做好特产种植,实现一村一品。塘下村民小组的农户,选定了“红葱头”作为当家特色产品。“红葱头”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引种的优质香料菜,现已成为当地特产,每亩纯收入可达5000多元,加上套种作物,每亩地年收入达7000余元。泮沥村的乌皮甘蔗,是远近闻名的水果蔗,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当地传统特色农产品,市场前景看好,新屋村村民小组几乎每家都种植,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泮沥村,因有海拔1000多米的白云嶂山阻隔挡海风,使其有了一个适宜岭南仙果荔枝生长的小气候,自先辈来到泮沥后就开始种植荔枝。现在泮沥村土名叫“大槎篷”的地方,还保留了一片200多株生长了150多年的古荔枝园,该片园内不乏妃子笑、桂味、糯米糍等优质品种。而且每年都硕果累累。全村利用荒山、杂地建起200多公顷优质品种的荔枝果园,荔枝红的时候这里还会吸引无数的远道客人前来品尝和观光。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泮沥村民亦工、亦农、亦商,不失时机发展经济,增加家庭收入,使村民的年平均收入翻了两番,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多元。
  2003年村领导班子又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60多万元,在村中心地段建起了一幢高标准的村委办公大楼,从而结束了泮沥村无固定办公场地的历史。
  村里富了也给村民不少福利,近几年来,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费,村里统一代缴;村镇环境建设村里一次性投入150多万元,完善排污水道、村道修缮、村道绿化、亮灯工程等等。泮沥村一跃成为惠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

(作者:           )


 


更新日期: 2011/8/11     浏览次数: 3555
字体:[小] [中] [大]
上一篇文章:秋水长烟处 疑是故人来
下一篇文章:抗日烽火中的秋长

Copyright © 2024 惠州客家.all rights reserved IE6.0,DPI:1024×768
本站第 7298498 位访客(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