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 页  客家动态 客家研究 客家人物 客家风情 客家文苑 客家经济 客家县区 客家大观园 客家论坛 牵手客家 联系我们
 
客家会之窗
 
专题介绍
亮丽的风景线:惠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赛
弘扬客家精神:参观叶挺故居和崇林世居
缘定七夕:万人相亲大会
惠州市政协副主席谢仕强在惠州客家文化论…
济济一堂论客家:惠州市客家文化论坛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开幕式晚会主持词
编者的话
领导关怀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工作方案
当前位置:惠州客家 > 客家风情 > 客家建筑
客家建筑
惠州客家民居

  王宏宇

 

客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族群,它的主要表现特征有两种:语言、民居。语言是一种无形的表现形式,而民居是一种有形的建筑表现形式。本文所述及的民居是指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客家民居。
  早先,惠州是粤语系地区。明末人王仕性在其《广志释》一文中就曾说:“惠州诸邑皆于南支万山之中,其水西流入广城而出,则惠真广郡也”,明代成化年开始,惠州地方发生了数量多、规模大的“流民”群及“贼乱”,田地荒芜,人口锐减,直至万历初,乱始平。大量“异邑民入县(归善县)界田”,“近有隔府异省流离人等蓦入境内(惠州府)境内(康熙十四年版《归善县志》)。此外还有大量的种蓝(一种染料)人,开采锡、铜、银矿人,百十为群流入。这些客籍人以兴宁、长乐为主,亦有不少福建、潮州或海陆丰人。大量的外籍人源源不断的流入,形成了“客强主弱”的状况,后来经过“立乡约”措施,渐渐地这些移民成了本土居民。
  这些移民(主要是客家人)占据了荒僻之地或山乡林立之村落。张友仁《博罗县志》有此记录:“博罗立县甚古,民族当之广州、南海大同……”,“近山则为客家语系”。
清  初,经历了李成栋复叛及刘国轩(台湾郑成功子郑锦将军)侵扰,惠州人死伤很大。康熙八年开始复界,大量的山区客家人迁徙垦荒而耕,此后直至乾隆早年仍有大量的客家人迁来,最后形成反客为主的状况,惠州市除了惠州城及沿江的墟市操惠州方言,还有博(罗)西部分镇及龙门县城和周边操粤语外,其余地方几乎都是客家人。
  由于惠州客家绝大部分集中在乡村山地,人随其居,故客家民居大多存留在乡村。
  客家民系****的特点就是聚族而居。朔其源,起自东汉的“庄园制”。经历代的乱变之世,很多中原人流落迁徙。当时主导汉流民南迁的核心人物多为称霸一方的士族大地主。当迁到异地,为了防御、自保、祭祀等需要,他们将中原的传统中庭式建筑加以变化,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门堂屋、门堂屋组合体以及由此变化发展起来的围屋、围垅屋。
  客家聚居建筑的中心建筑为宗祠,它是封建礼教的体现,创设宗祠以祀祖,可以明昭穆、辩祖先、聚族谊。聚居建筑以宗祠建筑沿中轴线前后布设,一般是池塘(太平塘)、禾坪、大门、天井、直至中堂、后堂一气呵成;左右布设廊房、横屋、各横屋以横巷相通;以前后横屋的外墙作围墙或另砌外墙当作围墙构成一座具有防御、祭祀、生活功能,既方便又各自相对隐私的“围屋式”的建筑群。
  目前我市尚未发现明代以前的民居。乾隆版《归善县志》卷十五《风俗》记载:“品官崇阁树坊,士庶陶瓦砌甓或为楼房,乡落多有土垣者”。惠州目前发现最早的客家民居是明中期的,如龙门县沙径镇功武村“五宅”右座。大亚湾官溪围村和惠东县多祝镇黄思扬村民均为明末落籍,其围内尚存明代的民居。
  早期的客家民居多为双堂屋,如上述沙径功武村“五宅”右座双堂屋,城郊下角罗屋雍正初年双堂屋以及博罗县公庄镇官山村宜秋湖雍正年间建的刘陈宗祠。早期所建的双堂屋或三堂屋,结构简洁古朴、低矮,大量使用红砂岩,少用灰浆或只用泥浆砌砖,有明显的明代遗风。厅堂横披、门罩采用素面板。
  初初迁来的客家人,绝大多数是为生活所迫的贫民,他们迁来佃耕租种,后落籍。因其社会地位低下,所建的堂屋中堂不是殿堂式。客家人的先祖原多是中原的大户名族,他们勤劳俭朴,崇尚礼仪,好举重官,来到惠州,经几代人的奋斗,很多后人或中举,或买官,得一官半职,为光宗耀祖,他们也建起了中堂为三间七架(梁)的三堂式的宗祠。如宜秋湖老楼阁(四角楼围屋),就是由于其族有人当官才在原陈刘宗祠不远处兴建起的三间七架(梁)的中堂的围座。又如功武村“五宅”,该族廖观于清顺治八年中进士,于康熙六年在原双堂屋左侧兴建了三间七架(梁)的“菑畲堂”。
  早期的客家人迁来时将粤东北的客家民居照本搬来。前面讲过,明末清初惠州的客家移民大多数来自兴宁、长乐(五华)。兴宁、长乐虽为惠州府所辖,但因其邻近梅州,建筑深受影响,他们将原住地的居住文化带过来,兴建了粤东北特色的围垅屋。如龙门县平陵镇白花塘村刘屋于清初所建的双马蹄形围垅屋,惠阳区秋长镇黄竹沥叶姓迪春公于清康熙元年所建的单马蹄形围垅屋。围垅屋在山区地方多被采用,这种建筑形式充分利用山形地势节约用地,而且排水(洪)功能较好。
惠州土地较多,而且较为平坦,四角楼围屋最为适用。此种形式防御功能好,容易随山水择建,行动方便(不象围垅屋高低差度大),房间规整,没有像围垅屋的斧头间,面积也易扩大。自乾隆中期围垅屋已不再见,人们都采用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四角楼围屋形式。
  如镇隆镇大山下的“崇林世居”,秋长周田村叶亚来的“碧艳楼”都是四角楼围屋。
  关于惠州城民居的类别
  上述讲到早期(明代末年前),惠州(主要是指惠州城、博罗城)是广郡也。随着客家人的迁徙,惠州城不断有客家人迁来居住,这些迁来客根据所处的地形地貌,根据自己的喜爱,兴建了广式或客家屋。如都市巷裘屋,其祖于康熙初年从兴宁迁来后兴建了三堂屋;而秀水湖21号郭屋,原先为永安县(紫金县)后迁三栋镇,清同治年间迁来惠州则兴建了带前庭左从屋的上三下三屋。一些公共设施也根据不同情况建成广式或客家式。如环城西黄氏书室,该书室为归善县黄氏宗祠。农村多为客家人,惠州城则是惠州人,但他们兴建了带庭院及右从屋有塾台的广式上三下三屋。同样是客家人与惠州人的公益性房屋有宾兴馆,则采用了客家的门堂屋组合体,其布局为正三堂横双堂屋。
  下面简介惠州客家民居的几种形式及布局。
  一、基本结构布局:门堂屋,分为双堂屋与三堂屋。
  1、双堂屋(似广式上三下三、潮式四点金)。面阔三间,一进正中为前堂;二进正中为后堂,左右有房,也有的不设。一、二两进之间有天井一个,天井两边是廊房。邓演达故居(清末建)和下角祝屋六巷罗屋老祠(清雍正年间建)均为此结构布局。
  2、三堂屋(似潮式的三座落)。面阔三间(有的五间),一进正中为前堂,二进正中为中堂,三进正中为后堂;各堂左右大都有左右厢房,也有的不设;各进之间以廊房联接,有的也没有廊房。有厢房、廊房的三堂如都市巷裘屋、何屋;无厢房、廊房的三堂屋目前只发现博罗县罗阳镇大径村黄氏宗祠,据该族后人介绍,其上祖因为贫穷才兴建了如此无厢房、廊房的三堂屋。
  二、多栋门堂屋组合体
  1、多栋横向门堂屋组合体
  ⑴三栋三堂组合体
  随着人口的增加,一些人家在原有的三堂屋两边增加建筑,形成了多栋三堂屋的组合体。这种屋的布局正中大门为主体建筑三堂屋,左右大门为另外的三堂屋,各栋三堂屋有横巷相通,构成一座较封闭但又方便联系,各个支系又各自相对独立的院落。如铁庐湖18号至20号裘屋,正中为明末所建,两侧为乾隆初年所建。
  ⑵七间过三堂屋。正中为主体三间过三堂屋,下廊房与上廊房各设一横巷通向左右两边的两排房。如柏子树下16号黄氏祖居,该族人于明后期从潼湖迁来。
  2、正、横门堂屋及与边、后围屋组合体
  ⑴、正堂横二堂屋。其布局为正中为三间过三堂屋,左右两边为三间过双堂屋,各座屋以横巷(正面三堂屋的前巷)和直巷(左右横屋前的巷)互相联通,构成一座封闭但又联系方便的院落,如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的宾兴馆。
  ⑵、双堂五间两横带左从屋后围屋组合体。即河南岸苏屋村9号苏屋。此屋正面为一座双堂五间屋,两边有横屋;左面还有十一间从屋,后面有九间后围屋,建于清道光年间。
  ⑶、四堂屋带左七横屋后围屋组合体
该屋主称此屋为四栋屋,建于清乾隆早期,主体建筑为四堂屋(四进三井四堂),左侧是七间横屋,后面是一座三间两廊屋,三座建筑以巷道联通。如河南岸办事处李屋村(三塘)东房屋。
  ⑷、九井十八厅式
此屋为河南岸低地村李氏西房所有,建于乾隆早期。主体为中间双堂屋,两边是两座横向的三间两廊屋,前面是围墙。左侧是一正三横的四座双堂屋,两大栋建筑在一起,其后人称此屋为九井十八厅。因原貌受破坏,现只能根据现存的建筑绘出了九井十四厅。
  ⑸、正七横七屋
其代表作为博罗县罗阳镇东坑村竹园围钟姓“慎德堂”,族人称此屋为正七横七屋,创建于乾隆末年。正面七间,正中大门进为门厅、天井、“慎德堂”、天井、后堂。两个边门进为七间横屋。
三、围屋
围屋由门堂屋发展演化而来,其大型者就是围屋,围屋在我市有两种形式。即四角楼式,围垅式。围屋在城市没有发现,只分布在乡村,一般面积较大,小的都有2000平方米,如叶亚来故居“碧艳楼”,****的如“崇林世居”,占地1.4万平方米(不包括禾坪)。兴建如此宏大的建筑都是大家族或是家族有任官者,如龙门县沙径镇功武村“五宅”,因其族人廖观中进士任官才兴建了“五宅”。或经商者或殷实之家,如“崇林世居”其开基祖因贩盐发家,其后人又多人中举任官。
围屋布局结构大致是中间为三堂屋(也有双堂屋)宗祠,以宗祠为中心两边有横巷通左右横屋,前面有倒座屋。有的后面加枕屋(四角楼式),有的后面有花胎(围垅式)。
1、四角楼围屋,是惠州客家人普遍采用的围屋形式。
    ⑴、三堂两横四角楼,是四角楼围屋的最基本形式。如秋长镇周田村的叶亚来故居“碧艳楼“,其布局为一间三堂屋,左右横巷通左右横屋,四个角有三层高约10米的角楼,以前后围墙,左右围墙构成四角楼围屋。
  ⑵、多堂多横四角楼。其中以“崇林世居“为****,最具代表性。此围为三堂六横加枕四角楼围屋,占地1.4万平方米,为惠州之最。
  ⑶、前屋后碉(楼)式四角楼围屋。有碉楼的四角楼围屋,多见于山区。基本形式布局为由多座三堂屋或两堂屋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四周建围墙,四个角建角楼,为了增强防御能力和生存机遇,在围内后部建20多米高的三至五层的碉楼,其代表建筑为功武村“五宅”。
  2、围垅屋。这种形式是兴梅地区的客家围屋形式。兴宁县明至清雍正年间都是惠州府属县,明清两代有很多兴宁人迁来,他们中有的人将原住地的建筑文化照本搬来,兴建了围垅屋。
  ⑴、单马蹄形围垅屋。以秋长黄竹沥“笃庆堂“为著名,最早由该族叶氏开基祖逢春公于清康熙元年(1662)从兴宁迁来时创建,乾隆中期四世祖于原址拆破按样重建。整座建筑由三个部分组成,前排建有倒座屋,前面边角建有角楼,中间为三堂屋宗祠,后面有花胎,两边及半月型后围组成马蹄型的边后围部分,祠堂上下横巷可通左右两侧住屋。
  ⑵、双马蹄形围垅屋。形制基本与单马蹄形相同,只是在前面的马蹄形围垅后面多加一层马蹄形围垅,以横巷相通。此种形式比单马蹄形增加了住房。随着家族人口的增加,就地扩大围屋有利于居住,防范及维系家族关系。此种围垅屋目前只发现一座,在龙门县平陵镇白花塘村,为该村刘氏于清初从兴宁迁来时所建。
  上述都是以一个家族人员居住的屋(围),此外还有一种是多个姓氏的人居住在一处,外以围墙围起来的住宅群,邑人称之为村围或围城(堡)。
  第一种形式:村围。这种围由多个不同姓氏的族人民居组成。为了共同的防御,多个姓氏联合起来在村中四周建起高大的围墙,建有围门。围内各姓氏各占一处,相对集中建房,围内附属建筑也齐全,如关帝庙、观音庙、书院、店铺等,如惠东县多祝镇黄狮村就是这种形式的典型例子。此围村占地20万平方米,明至清的明居擳比鳞次,几百年居住了肖、杨、许、郑四姓人家,一直都能和睦相处。
  第二种形式:围(城)堡。这种形式也是由多个姓氏的民居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四周有围墙,方形的围四面建城门楼,沿围墙外四周挖有防护沟沥。围内有书院、学校、街道店铺、文昌庙、戏台、关帝庙、观音庙,还有城隍庙,俨然像一座城,姑且称为围城。大亚湾区官溪村围就是此形式的典型。此围城呈正形,边长160米,总面积25600平方米。围内住有陈、刘、黄、黎、胡、李、叶、赖、苏、梁等十姓人,围内最多人时住有一千人。围内有店铺多间,以前还有织布厂、染布厂,这些既保证了围内村民的所需又可在集市上交易,现今围外还保留了每天2小时的集市。
  在小农经济发达的封建社会,上述两种居住形式,能确保村民过上一种(子不要)自给自足、安详平和的生活。

更新日期: 2011/8/11     浏览次数: 5736
字体:[小] [中] [大]
上一篇文章:保护客家围屋刻不容缓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Copyright © 2024 惠州客家.all rights reserved IE6.0,DPI:1024×768
本站第 7339442 位访客(2008-04)